
看她那份對演出的撇脫、休息後那份樂不思蜀,雖失落的她沒再復演舞台,但旁人總會欣喜於她休息後那副笑容而高興。從沒有人想過,刨姐會再踏台板,更沒想過「雛鳳鳴」的班牌再重新懸掛在戲院內•••
自從1992年3月10日在沙田大會堂演出《蝶影紅梨記》過後,「雛鳳鳴」正式散班,刨姐也移居加國,暫別舞台往休息去。可是,戲迷們懷著一顆痴心,刨姐不再踏台板,她們大多也沒有再踏進戲院,因為只有「龍梅」才能觸動她們每一位的心絃。其後,刨姐每一次回港、到新光觀看阿嗲的演出•••她們也不願放棄每一個見到她的機會,足可見戲迷那份真心。
1994年回港時,她把《李後主》大婚一場的龍袍戲服捐出,戲迷們不得不接受這事實。
12年後,適值任姐逝世15周年,在仙姐一聲令下,刨姐答應演出一場《再世紅梅記》之《脫阱救裴》,以在「重按霓裳歌遍徹」晚會中紀念任姐,這次演出因為只演一場,以致向隅者眾,在演出過後,她出席了一些活動,一如以往,她似乎沒再作演出的計劃,紀念任姐的活動過後,她又回到加國繼續享受她的悠閒日子去了。
2004年12月26日,一場世紀大災難-南亞大海嘯發生,世界各地紛紛發起籌款活動,香港當然也不例外,於是,仙姐再急下命令,刨姐匆匆從溫哥華回來,風塵樸樸。演藝界在香港大球場舉辦義演、八和會館亦在文化中心舉辦演唱會,刨姐也參與戮力獻唱。續著,應澳門曲藝總會之邀,刨姐不遺餘力,更在「樂善同心暖意傳萬家南亞賑災籌款晚會」中演出折子戲,恰巧與1992年時
暫別時的劇目一樣-《蝶影紅梨記》。雖云只演一段《窺醉亭會》,但仍有大量戲迷赴澳觀看,冀再睹偶像風采。
接連4次演出過後,刨姐亦有表示想再度演出,更有報章專訪她,以「龍劍笙挑起條筋想做戲」、「金雞報喜預言吉兆萬人迷龍劍笙年底復出演40場」作為大標題,惹得戲迷們心癢癢。
一切似是順理成章的,在仙姐一夫當關的統領下,把塵封的《西樓錯夢》重新搬上舞台,把每一位愛雛鳳、愛粵劇的帶進西樓的境界。
-傑仔- |